比特币的物文协那些字文铭议的演进数史
作为一名从2012年就开始玩比特币的老炮儿,我见证了比特币社区对于最小单位——聪(Satoshi)的各种奇思妙想。记得那时大家最热衷讨论的,就是这些"数字零钱"的前世今生。 当时主要有两派人马在研究这个事。一群是Colored Coins的拥趸,另一派则是bitcointalk.org论坛上那些痴迷于追踪"聪"去向的技术极客们。说实话,看着他们争论的样子,就像一群考古学家在研究数字文物。 这些"数字考古学家"尤其关注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块。比如:创世区块Block 0,可惜因为软件bug,里面的聪永远成了"数字化石"Block 78,这是第一个由Hal Finney而非中本聪挖出的区块Block 170发生了第一笔转账,从中本聪到Hal Finney这让我想起收藏界对稀有邮票的狂热,只不过现在变成了数字形式。 虽然现在大家都把Casey Rodarmor当作Ordinals之父,但其实这个概念2012年就有人提出过。Rodarmor的贡献在于把零散的想法系统化,还搞了个相当有意思的"聪等级制"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个分类时差点笑出声: 聪的"贵族体系":普通聪:就像我们钱包里的零钱贵族聪:每10分钟诞生一个,算是"限量版"稀有聪:每两周才出现一个,堪比数字界的独角兽传奇聪:目前全球只有3个,每次减半才出现一个神话聪:还没现世,要等到第六次减半创世聪:独一无二,在Block 0顶端安家 相比之下,Colored Coins的玩法就接地气多了。它就像给比特币贴标签,让普通的聪变成优惠券、电影票之类的。我认识的一家咖啡馆就在尝试用这个发会员卡,虽然最后因为操作太复杂放弃了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朋友Stanislav Datskovskiy的发明。这哥们儿想用节点技术监控"巨鲸"的钱包,防止他们突然抛售砸盘。虽然想法很酷,但实操起来就像用望远镜监视深海鲸鱼——看着容易做着难。 回看这段历史,比特币社区从来不缺疯狂的创意。从追踪聪的足迹到创造数字收藏品,这些探索都在证明:比特币不仅是货币,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数字世界。聪的寻根之旅
Ordinals的进化史
Colored Coins的另类玩法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JPEX惊天骗局背后:KOL们的流量狂欢与法律代价
- 加密市场冰火两重天:比特币暴跌背后的危与机
- 离婚时分加密资产?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!
- 比特币跌破11万大关背后:一场通胀数据引发的市场焦虑
- 香港数字货币市场的破冰时刻:合规之路的思考与实践
- 以太坊价值革命:质押、ETF与企业储备的三重奏
- 危机中的机遇:比特币触底11.2万,如何把握抄底黄金窗口?
- 2025年8月区块链大事记:监管真空、投资风口与科技巨头入局
- V神的新社交梦:当Twitter遇上区块链会发生什么?
- 加密VS华尔街:华盛顿上演金融新老势力终极对决
- 稳定币大时代来临:高盛最新报告揭示企业如何乘风破浪
- 市场新纪元: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开始真正融合
- 8月2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走势解析与操作建议
- 2025年8月币市观察:当比特币与以太坊遇上震荡行情
- 美联储降息大戏即将上演,但这真的是市场的万能灵药吗?
- 香港RWA热浪袭来:中资机构为何都在抢滩这块新大陆?
-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?
- 当信息泛滥遇上代币经济:Backroom如何重塑我们的认知方式?
- 8月20日市场观察:比特币以太坊能否绝地反击?
- 九月魔咒再现:加密市场的寒冬还是抄底良机?
- 搜索
-